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习体会
民建省委副主委 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项义军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未来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践路径。
一、深刻认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意义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这种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政府应该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这种经济体制还应该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市场失灵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需要精准平衡市场活力与监管力度,确保经济在公平竞争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二、准确把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些重点任务的提出,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径。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各地在市场准入、退出、交易等方面的规则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的协调合作,打击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行为。此外,还需要推进市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人口在城乡间自由迁徙等。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从制度上完善市场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增强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三、深入理解政府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政府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监管,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优化宏观经济治理方式。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则和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等。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这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防止市场失灵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消费者维权机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政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降低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这包括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等。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为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优势,在政策设计与执行中,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互协调的宏观政策效能。要注重政策的系统集成,强化政策执行;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取向一致性,避免“运动式”产业政策调控。